参苓归芪颗粒

栏目:健康园地

日期:2024/9/12 10:56:15

      放疗和化疗是西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,目前绝大多数化疗药物,在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,对机体正常细胞同样有毒性作用,尤其对骨髓造血细胞的毒害最为明显,导致患者出现白细胞下降,神疲乏力,气短懒言,头晕目眩,食欲不振、面色淡白或萎黄,脱发等不良反应,这不仅影响了放、化疗方案的正常进行,而且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,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。因此研发出一种新药用于提高肿瘤患者的白细胞,减轻放、化疗的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
      根据“治血先治气”,“气血盈,则百病不生”这一治疗原则,兖州九一医院研制了参苓归芪颗粒,从滋补入手,重在补气养血,以求达到调整阴阳失衡、气血亏虚之目的。该方组成于上世纪80年代,起初原为我院院长李炳臣主任医师经验方。临床以汤剂口服试用,主要用于肿瘤患者放、化疗的辅助用药。在实施放、化疗前2-3天用药,临床放、化疗期间常见的神疲乏力、气短懒言、头晕目眩、食欲不振等症状明显减轻,部分患者可以完全无不良反应发生。同时病人放、化疗后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明显受到保护,可以有效地保证放、化疗的正常进行。临床实践证明参苓归芪颗粒有增强机体抵抗能力,对放、化疗患者的白细胞下降和生存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。

     中医学认为:气血不足、脾肾两虚多与素体不足,劳欲过度,肾气受伤;或饮食失节,劳倦内伤,损及脾胃;或大病久病,耗伤气血;或因放化疗治疗致使脏气受损等有关。《理虚元鉴·虚症有六因》则提出导致虚证的主要六种原因:“有先天之因,有后天之因,有痘疹及病后之因,有外感之因,有境遇之因,有医药之因。”“脾为后天之本”,气血生化之源,五脏六腑赖以滋养,若脾虚气血无以生化则成血虚之证;“肾为先天之本”,主骨生髓,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,若肾气不足则髓海不充,脾肾两虚则气血生成受阻。叶天士认为“初病在气,久病在血”,久病则气血两虚。气血两虚则会出现神疲乏力,气短懒言,面色淡白或萎黄,头晕目眩,唇甲色淡,心悸失眠,舌淡脉弱等常见症。故当用益气养血,健脾补肾之治疗原则,补益脾肾,先后天之本不败,则能促进各脏虚损的恢复,以求达到调整阴阳失衡、气血亏虚之目的。

      参苓归芪颗粒处方由西洋参、熟地黄、黄芪、当归、茯苓、山茱萸等十味药组成,功能益气养血,健脾补肾。本方所治诸症,系由气血不足,脾肾两虚所致。“气为血之帅,血为气之母”,故方以西洋参、熟地黄两味为君药。西洋参归肺、肾经,补气养阴,清火生津;《本草再新》:“治气虚呵喘,失血,劳伤,固精安神,生产诸虚。”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:“能补助气分,并能补益血分。”熟地黄养血滋阴,补精益髓,《珍珠囊》:“大补血虚不足,通血脉,益气力。”《本草纲目》:“填骨髓,长肌肉,生精血,补五脏内伤不足,通血脉。”二者合为君药,气血双补。

     

     以黄芪、当归、茯苓、山茱萸为臣药,重用黄芪辅助西洋参大补脾肺之气,以裕生血之源;《本经疏证》:“黄芪,直入中土而行三焦,故能内补中气。”《本经逢原》:“黄芪,能补五脏诸虚”。当归补血活血,《本草正义》:“当归,其味甘而重,故专能补血,其气轻而辛,故又能行血,补中有动,行中有补,诚血中之气药,亦血中之圣药也”。茯苓健脾宁心,利水渗湿,以防补血药滋腻碍胃。山茱萸补益肝肾,《药品化义》:“山茱萸,滋阴益血”。《医学入门》:“用之补养肝肾,以益其源,则五脏安利”。四味臣药配合君药益气养血,健脾补肾。其它四味佐使药,协助君臣药益气养血、健脾补肾。


      以上十味药全方配合,共奏益气养血,健脾补肾之功。

参苓归芪颗粒

     用于气血不足、脾肾两虚所致的神疲乏力、气短懒言、头晕目眩、食欲不振、面色淡白或萎黄、脱发、舌淡苔白、脉细弱;肿瘤放、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见上述证候者。